硅胶密封圈耐候性测试标准主要依据 GB/T 3511-2018《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候性》等相关标准,测试内容及要求如下:
老化测试
紫外老化:将硅胶密封圈暴露于紫外线老化试验箱中,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。通常采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灯,如 UVA-340 或 UVB-313 灯,在规定的温度、湿度和辐照强度下,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照射,如 1000 小时、2000 小时等。然后观察密封圈的外观变化,如是否有变色、龟裂、粉化等现象,并测试其物理性能,如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等,与未老化样品进行对比,计算性能保持率。
氙灯老化:使用氙灯老化试验箱,模拟太阳光的全光谱辐射,包括紫外线、可见光和红外线。在特定的温度、湿度、辐照强度和降雨周期等条件下,对硅胶密封圈进行老化试验。试验时间根据具体要求而定,一般为几百小时到数千小时不等。通过对比老化前后密封圈的外观、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,评估其耐候性。
碳弧灯老化:碳弧灯老化试验也是一种模拟大气老化的方法,利用碳弧灯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见光对样品进行照射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,如温度、湿度和光照时间等,对硅胶密封圈进行老化处理。试验结束后,检查密封圈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变化,以确定其耐候性等级。
臭氧老化:将硅胶密封圈放置在含有一定浓度臭氧的试验箱中,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,观察密封圈是否出现龟裂、变硬、变脆等老化现象。臭氧浓度通常在 50pphm 至 500pphm 之间,试验时间为 24 小时、48 小时或更长。根据密封圈的老化程度,评估其耐臭氧性能,进而判断其耐候性。
耐液体测试:将硅胶密封圈浸泡在不同的液体中,如油、水、酸、碱等,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,观察密封圈的体积变化、重量变化、硬度变化以及外观变化等。例如,在耐油测试中,将密封圈浸泡在标准的润滑油或燃油中,在 70℃或 100℃下保持一定时间,如 72 小时或 168 小时,然后测量其体积膨胀率和硬度变化,评估其耐油性能。通过耐液体测试,可以了解硅胶密封圈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稳定性,间接反映其耐候性。
温度冲击测试:将硅胶密封圈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之间进行交替循环试验,以模拟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变化情况。例如,先将密封圈在高温环境(如 200℃)下保持一定时间(如 1 小时),然后迅速转移到低温环境(如 - 50℃)下保持相同时间,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循环。试验结束后,检查密封圈的外观和物理性能,如是否有裂纹、变形、弹性下降等现象,评估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,即耐候性。
